很多人不太明白粘尘滚筒的使用,其实在整机装配质量通用要求一般要求需用粘尘垫或粘尘滚筒除尘,任何装配件漏装、少装、装错型号、装错位置以及装入不合格物料都是不合格的。 任何可见和可触到的毛刺和锐利边都是不合格的。 任何可见的锈蚀都是不合格的。 整机装配中的电子元件的装配要求 在整机装配中的电阻、电容、IC的装配要求同《电气工艺规范》。 装配中的修配在总装时不允许对金属件、电镀件、金属类线路板壳体进行调整性锉削、钻孔等操作,以免金属屑落入设备内。对于外购件必须有技术文件规定或工艺人员同意,才能允许修锉等加工颜色要求装配件外观颜色必须符合图纸或相关技术文件的要求。表面不平可接受限度 翘曲变形位置在副级表面或副级装配点,只要不影响设备的运行与性能认为是合格合格合格合格的。
机械强度机柜整机和任何承重零部件,都必须符合强度、刚度的要求,不得有目视可见的变形、弯曲现象。如果有变形、弯曲的现象,判定要求见前述。板件强度板件强度板件强度板件强度 背板或单板的支撑结构必须满足拔插接插件或接插单板时,不会引起背板变形,而使背板上的焊点承受应力受损。单板变形量大于板件对角长度的0.5%,背板变形量大于板件对角长度的1%为过量变型不合格。不允许重量较大的装配件采用悬臂的装配方式。不应采用高度过高的螺柱,螺柱高度/直径<15。安全、防护的要求绝缘与电气间隙安装,金属紧固件与导体的距离必须大于规定的最小电气间距,当对防鼠、防异物和通风散热有明确要求时,进出线口的装配缝隙要符合综合要求。 零部件的防松脱 一般的防松有:切口弹簧垫圈,螺帽上涂紧固胶。 特殊防松有:螺纹部分涂紧固胶、使用放松垫圈。 如果设备在运用过程中有松脱危险,则相关区域的防松必须使用特殊防松。 对于接插连接的零部件,如果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插装反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的情形,如果零部件重量大于20克,应使用附加紧固。 螺钉紧固后在螺帽上涂点紧固漆仅限用于M3及其以下的螺钉放松。 5、装配连接质量要求 整机外观尽量使用同一种规格的螺钉。对主级表面紧固同一部件必须使用统一规格的螺钉。产品外表面不允许有污尘,所以要用用粘尘垫、粘尘滚筒除尘。目视检查螺钉无镀层破坏、十字槽损坏(螺钉打花)、锈斑等明显缺陷。螺纹连接件无开缝、断裂、坏牙等装配缺陷。 不允许直接使用弹垫与线路板表面接触的配合方式紧固。当固定开口槽、腰型槽、较大的光孔必须使用平垫圈。螺钉与螺孔的旋合长度L≥1.2-2.5d。即充当机械连接又充当电气连接的螺纹副至少旋合2各完整的全螺纹。自攻螺钉旋入深度不小于螺钉直径的2倍。一般情况下螺纹伸出量至少应有1扣半,条件不具备时螺栓或螺钉可以与螺纹紧固件底面平齐。沉头螺钉紧固后,其头部应与被紧固件表面保持平整。 使用螺纹紧固的接地系统,接触电阻<0.1欧姆。螺纹件优先选用铜质,其它金属件应有防锈腐。
连接器的铆接先用粘尘垫或粘尘滚筒筒除尘: 铆合后铆杆不能松动,欧式连接器、PCB、护套铆接孔要同心,铆合后铆钉和被铆件无裂纹或裂缝,不存在松动。
插接的质量要求需用粘尘垫、粘尘滚筒除尘: 普通倒钩式卡扣,被卡接件的厚度和配合孔径符合标准要求,卡接后配合紧密,卡接件变形适度。
间隔柱,间隔柱自身无断裂痕迹,被连接件厚度和配合孔径符合配合要求,间隔柱下方的倒钩能完全卡住电路板。接插件,倒钩上无断裂痕迹。装完后插头和插座的倒钩咬合紧密。 电缆/光纤装配质量要求 端子的安装,同一个接线柱上,对于 OTx-3或UTx-3及以上最多只能同时安装3个接线端子。用螺纹固定的电缆连接端子,其螺钉或螺母应牢固固定,并采取放松措施。使用六角螺母要加用平垫。自攻螺钉不允许用作电缆端子的连接。 冷压类端子的安装时需用粘尘垫、粘尘滚筒除尘,对于压接冷压端子类的接线端子座(入空气开关等),装配时冷压端子的金属部分不能露在端子座外面。冷压端子面积最大的一边与压块压接。不允许同一出口安装2个或以上的接线端子。足以不要压到绝缘皮。 同轴类连接器,要求针芯无下陷,无歪斜现象,镀金层完好。 插拔式同轴连接器,插接要到位,无松脱现象。 拧接式同轴连接器,在旋拧螺纹时,电缆不许出现转动现象。 矩形连接器,用螺钉进行放松的矩形连接器,螺钉必须拧紧。用卡扣进行放松的矩形连接器,卡扣必须卡到位。牛头连接器接插后,应使锁扣扣住两端。矩形连接器紧固后,连接器不得有前后窜动现象。
电源连接器,三孔电源线和插座要遵循同一标准,插头应插接到位,不得过松或过紧。在一些重要场合建议使用防脱弹簧夹。 其它要求:不允许不使用端子而直接通过电缆进行端接。 尽量避免直接通过电缆芯线进行对接,如一定要使用,则连接处的抗拉强度、绝缘性能须不小于电缆本身的参数。 节地电缆不允许进行对接。 走线要求:电缆需要穿越的金属化孔应具有光滑的、经过充分倒圆的表面,穿过金属板孔或沿结构件锐 利边转弯时应有护套或护垫。电缆安完后对接插件不应有拉力。无法避免热源时电缆必须是耐高温电缆。零部件转动或滑动不应对电缆造成挤压或拉伸。电磁发射电缆与电磁敏感电缆之间的敷设距离应尽可能的。